首 页 新闻 | 行情 | 评测 | 调研 | 数码 | DIY | 学院 | 专题 | 报价 | 论坛 | 二手 | 下载 | 博客 | 商城 | Vista | 网址 | 分类
方案库 | 电子政务 | 技术新知 | 案例分析 | IT故事 | 企业信息化 | 频 道 最 新 文 章 | RSS聚合资讯
中小企业解决方案 | 教育网络解决方案  | 家庭网络解决方案  | 网吧网络解决方案 | 其他解决方案
 导航:ZOL首页 > 解决方案 > 电子政务 近日更新 

百度搜索电脑一词前10条都是广告

SINA 【厂商稿】 作者: 2006年07月26日 17:50

    本报讯 一周来,围绕百度闪电裁员事件的舆论热力尚未减退,日前又有人士认为,百度在搜索关键词广告方面有很多急功近利的做法,影响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和广告主的利益。

 
  商业广告混淆视线

  一名大连用户日前在电脑论坛发表帖子表示:“在百度内键入‘电脑’这一关键词,搜索结果首页前十条信息全部是广告。在无法区分商业结果和真实结果的情况下,造成了极大的信息混淆。”记者随即打开百度主页搜索“电脑”、“手机”、“化妆品”等关键词时,结果首页10条都是百度的推广链接,随后才是自然搜索结果。

  同为国内三大搜索引擎的雅虎和Google则表现较好,雅虎搜索的广告结果都加上了浅蓝色底色,并且在标题和描述等外观上与自然结果作了严格区分,广告区域标明了“推广链接”字样。Google搜索的广告结果也都上了浅蓝色底色,广告区域标明了“赞助商链接”字样。

  对此,雅虎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负责人认为,自然结果与付费结果严加区分,虽然会减少广告的点击,但这样做却能带来两方面的收益:一方面用户不会被付费结果误导,另一方面,广告客户也不会因为用户的误入而额外付费,因此是更为良性的广告模式。

  擅自提价用户不满

  事实上,近期与百度有关的纷争一直不断。

  今年6月初,在一起网络关键词广告官司中,原告张新维律师诉称被告百度在未告知的情形下,违反约定,单方面变更合同,擅自提高最低竞价价格。

  这就意味着,竞价的价格只有上涨而不会有回落,用户不再能自主地控制关键词的申报价格和排名位次,博客网的博友评论道:“百度的胃口太大了,如果只是提价至少用户还能够明明白白地消费,而现在推行‘智能起价’,主动权完全不在消费者手上,广告预算根本无法估计。”

  此外,百度针对个人站点的一系列做法同样引起站长们的不满。去年,百度官方宣布对许多作弊站点进行集中整顿,清除了一批通过技术手段或软件恶意欺骗搜索引擎、欺骗用户,把本身无内容或内容含量不高的垃圾网站排除在自身搜索结果之外,予以封杀。

  随后,网友“踏雪无痕”成立“反百度联盟”(http://www.fan-baidu.com/),通过签名、揭发的方式,收集百度对待站长和网友不公正的证据。反百度联盟认为,百度借清理作弊之名封杀个人站点是虚,借机威胁个人站点买单竞价排名广告才是真。至今,双方口水仍然不断。

  百度出现信任危机

  iResearch艾瑞市场咨询根据来自Keynote的数据显示,中国搜索引擎用户不满意的因素中,对搜索结果排序欠佳的不满比例为43%,已经显示出信任的危机。搜索引擎的某些不负责任的做法已经在伤害用户体验。

  关键词广告的不规范性已经开始浮出水面,不仅成为广告主担忧的问题,任其发展还将带来大众对行业的信任危机。

 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吕本富认为,“保证关键词广告的可识别性应该成为一种行业规范。在相关立法还不完善的情况下,加强行业自律性是搜索行业走出信任危机的唯一前提。”

  在国内,在法律还不完善时,加强自律是新兴行业快速发展的有效保障,在互联网、短信行业都曾出现过因为缺乏行业自律而引发信任危机的案例。如电子邮件曾经因为缺乏自律而垃圾泛滥,不仅成为每个网民的心病,甚至还影响到国家形象问题。在行业协会和政府法规两个层面的工作展开后,垃圾邮件管理初见成效。

办公·网络精选
我要评评 买笔记本,台式机 拨打800-858-2399,为您量身打造!
 同时关注的其它文章
1
 解决方案 热门品牌专区